中国是一个缺硒大国人体补硒是关系到亿万人民健康的大事,我们应当像补碘那样抓好补硒工作。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RSS订阅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主页 > 硒的发展与现状 > 硒之开发 >

硒资源开发尚需破解六大难题

来源:未知 更新时间:2011-02-26 13:38 作者:admin 点击:

  近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中国生态硒谷发展研讨会”在江西丰城召开。国内100多名学术界、产业界人士齐聚丰城,共同研讨我国硒资源开发现状与产业发展规划。

  与会专家指出,被誉为“生命的火种”的硒已经成为全世界备受瞩目的微量元素,富硒产品的开发研制关系全人类的身心健康。
 
 但我国硒资源开发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产业集聚效应较低,而要寻求长远发展,尚需破解六大难题。

  硒资源开发刚刚起步

  硒是一种非金属微量元素,具有天然解毒剂特性,被科学家誉为“微量元素皇冠上的一颗明珠”、“生命的火种”。人体若通过富硒农产品适量补硒,则可有效提高肌体免疫能力,抑制肿瘤。随着价值被充分挖掘,硒已经成为全世界备受瞩目的微量元素。

  据硒资源研究专家、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博士赵镭介绍说,我国是世界主要硒资源国之一,硒蕴藏占全球硒资源的1/3以上,保有工业储量居世界第四位。但我国仍是一个缺硒大国,2/3的地区为缺硒区和低硒区,80%的人口生活在贫硒区,国人的硒摄入量严重不足。开发富硒产品关系到国人的身心健康。

  生态农业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吴文良介绍说,各地硒资源开发刚刚起步,产业格局尚未成形。目前,湖北、湖南、浙江、陕西、湖南、贵州、山东等地均有富硒产品开发,产品主要有富硒稻米、茶、苹果、灵芝、食用菌、西瓜、保健食品、富硒饲料、药用植物等。

  硒产品开发大有可为

  一些地区的硒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据了解,目前,我国四大富硒地区之一的湖北恩施市共培育了30多家硒产品研究开发企业,共研制开发出了富硒保健品、富硒饮品、富硒特色食品、富硒饲料添加剂、硒微肥等六大类50多个产品,硒产业年产值达八亿元人民币,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87%,富硒食品产业已初步成为恩施富民强市的主导产业。

  硒资源开发如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江西省丰城市正在开展积极的探索和行动。日前,由中国农业大学规划,以江西首次发现的富硒土壤带为基础打造的国内首个生态硒谷正式在丰城开建。

  丰城建设的这个生态硒谷占地近50平方公里,未来将形成四大产业群:初级富硒产品产业群、富硒产品加工产业群、富硒高新技术产业群、农家旅游产业群。当前,已有多家国内知名农业龙头企业进驻生态硒谷。丰城市计划通过3年时间,全面实施富硒农产品产业工程项目,逐步将丰城发展成为我国知名的富硒产业集聚地。

  吴文良说,富硒产品国际缺口巨大,产品价格具有增值潜力。国内每公斤40元左右的富硒苹果、梨、大枣,在日本、美国等国外市场售价高达20美元左右。开发硒资源,大力发展硒产业,大有可为。

  产业低层次竞争明显

  我国硒资源开发比国外发达国家起步晚,产业低层次竞争明显,发展相对缓慢。与会专家指出,硒产业要寻求长远发展,尚需破解六大难题。

  产品趋同化严重,产品开发与研制的多样性须加强。目前发达国家在“动物饲料”、“化肥”、“硒对人体的营养作用”、“补硒药品的临床应用”等方面均有建树,产品涉及多个领域。而国内生产的硒产品价值低,趋同化严重,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替代性,缺乏满足大众补硒需求相适应的名牌产品。

  企业技术创新开发能力不足。国内大部分硒资源开发企业科技能力差,重资源、轻加工、重复建设、滥用资源的现象比较普遍。科研部门投入不足,科技部门和企业缺少沟通,现有一些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新产品投放市场,导致现有产品层次低,科技含量低。

  硒资源开发缺乏战略规划。从全国来看,大部分企业的短期行为严重,富硒地区画地为牢,各自为政,整个产业缺乏整体的战略规划。因此,产业集聚效应低,发挥不出整体优势,难以与国际市场竞争。

本文关键词: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中国补硒协会官方网站 | 协会简介 | 在线咨询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中国补硒协会 Copyright 2008-2015 © www.zgbxxh.org 联系我们
中国信产部备案编号:粤ICP备11007796号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门天作国际中心一号楼A座9层
任何网站或机构、个人不得将本网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转载本网文字或图片等信息,均须注明转自"中国补硒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