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缺硒大国人体补硒是关系到亿万人民健康的大事,我们应当像补碘那样抓好补硒工作。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RSS订阅 网站导航
您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新闻 >

揭秘中国牛奶为何全世界最差 不向外国学习因派系之争(二)

来源:未知 更新时间:2011-06-21 18:19 作者:补硒协会编辑 点击:

       生乳质量为何会这么差?

  中国乳业 一地鸡毛

  个体散养模式 降低了牛奶质量

  中国奶牛的小规模养殖比例较高(超过70%),因养殖水平低、奶牛生存环境较差导致菌落控制不易;同时,粗饲料结构单一、奶农不舍得花钱购买优质饲料,导致即使是良种奶牛蛋白含量也偏低。

  根据国内外养殖经验,奶牛养殖是一个标准的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发达国家的平均饲养规模至少要在50头以上,而我国饲养5头以下的比例为32.4%。

  纵观过去十几年来中国奶业的飞速发展,可以看出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不少国家拥有的奶牛总数不如中国多,但产奶总量和质量却远远高于中国,正是因为中国新增的奶牛大多处于个体散养状态。而中国奶业的发展,也是基于数量上的粗放式增长,在单体增长上几乎无所作为。

  这样的养殖模式,是“政策之果”

  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近十多年来,各地政府一直把“稳定国营和集体奶牛场、大力发展个体养殖户”作为当地原料奶生产的指导方针。并动用国营和集体的力量,扶持群众养奶牛,还采取低息货款、划分饲料地,以奶换料等政策,鼓励奶牛专业户,抓家庭奶牛场,出现了一批奶牛专业村。

  任何会危及个体养殖的事件,都会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比如黑龙江曾出现过饲料涨价幅渡过高,养牛效益下降的问题,并挫伤了养牛农户的积极性。为此,黑龙江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解决当前奶牛生产滑坡问题的紧急通知,调整了饲料和鲜奶的价格,扭转了奶牛生产滑坡的局面。

而本次农业部门弃2.95%取2.8%的用意之一,正是怕强制性新国标定高了,要么会增加散户奶农造假的几率,要么会“万一出现企业拒收,奶农倒奶,则事关三农稳定的大局了”。

  中国为何不向国外学习

  中国不是没有搞过大规模奶牛养殖,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政府一直都限制私人养牛,也不允许私人投资奶牛业,奶牛生产者只限于国营或集体奶牛场。

  根据多年数据对比显示,国有大型奶牛场的平均产奶量远高于个体散养户。

  但这样的国有大型养殖却有个致命问题:公有产权导致劳动激励低、劳动积极性不高,缺乏节约成本的内在动力。随之带来的是国有奶牛场的成本过高。

  如果说个体养殖是“低投入低产出”,那么国有奶牛场就是“高成本高产出”。两者都不会带来高收益,而国有奶牛场还会带来国家资金投入等一系列问题。

  此外,一些民间资本打造的“奶业基地”正在蹒跚中起步,却屡遭不正当竞争的侵害。

本文关键词:
复制地址给QQ/MSN好友
中国补硒协会官方网站 | 协会简介 | 在线咨询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中国补硒协会 Copyright 2008-2015 © www.zgbxxh.org 联系我们
中国信产部备案编号:粤ICP备11007796号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门天作国际中心一号楼A座9层
任何网站或机构、个人不得将本网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转载本网文字或图片等信息,均须注明转自"中国补硒协会"